close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波提切利再想象”展覽現場
3月5日,自1930年以來英國最大的波提切利展覽“波提切利再想象”(Botticelli Reimagined)由德國柏林國立博物館(Gem ldegalerie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巡回至英國國立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以下簡稱V&A)。在呈現50餘幅波提切利的原作之外,展覽以威廉 莫裡斯(William Morris)、雷內 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伊爾莎 夏帕瑞利(Elsa Schiaparelli)、辛迪 舍曼(Cindy Sherman)以及安迪 沃霍爾(Andy Warhol)等藝術傢的雕塑、攝影、繪畫、舞蹈、行為藝術、電影甚至服裝設計創作,回顧這位經典大師的繪畫作為圖像母題為後世所帶來的靈感啟發。
2015年,英國倫敦皇傢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推出瞭“魯本斯和他的遺產:從凡 戴克到塞尚”(Rubens and His Legacy: Van Dyck to Cézanne)展覽,而國傢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的“德拉克洛瓦與現代藝術的興起”(Delacroix and the Rise of Modern Art)也於2月17日開幕。當被問及經典大師原作配搭其挪用創作的展覽為何今年頻頻出現於倫敦時,V&A油畫部高級策展人馬克 埃文斯(Mark Evans)告訴《藝術新聞/中文版》:“這是一個巧合,而巧合發生的原因在於我們對人類社會有瞭更加全面的瞭解,除瞭將經典大師單獨拿來深入研究,還要更多地關註他們的作品與社會歷史之間的互動。”
辛迪 舍曼《歷史肖像無題#225》(1990)與波提切利《寓言肖像》(1480)
保羅 希梅爾《波提切利女孩,火島》,1950年
此次巡回中古設備買賣展在V&A由油畫部高級策展人馬克 埃文斯與安娜 德貝內代蒂(Ana Debenedetti)負責策劃,展覽動線以時間倒序規劃,分為“全球化,現代與當代”(Global, Modern, Contemporary)、“再發現”(Rediscovery)和“其時的波提切利”(Botticelli in his own Time)三部分。埃文斯告訴《藝術新聞/中文版》:“在策展之初,我們即決定以現世的藝術和設計為出發點,其用意是讓觀眾帶著親切感進入展覽,進而瞭解19世紀前拉斐爾畫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的藝術傢對波提切利的再發現。”
作為文化母題的維納斯
以“全球化,現代與當代”為主題的第一展區呈現瞭諸多現當代藝術傢對波提切利於1485年創作的經典作品《維納斯的誕生》的重新詮釋,雖然後者在意大利烏菲茲美術館(Galleria degli Uffizi)的永久藏品而無緣參展。
波提切利《維納斯的誕生》(La nascita di Venere),1485年,現藏於烏菲茲美術館
安迪 沃霍爾在1984年的絲網印刷作品《文藝復興的繪畫細節》(Details of Renaissance Paintings)中定格瞭維納斯柔美的臉和隨風飄蕩的金發,且更加誇大瞭波提切利作品中獨特的平板畫面感,以及原始而明亮的色彩。沃霍爾的作品與旅法華裔藝術傢尹欣融合東西方審美創作的《仿波提切利的維納斯》(Venus After Botticelli,2008)相應之下,更突顯瞭《維納斯的誕生》作為成熟文化母題的內在張力。在時尚攝影師大衛 拉切貝爾(David LaChapelle)2009年的作品《維納斯的重生》(Rebirth of Venus)中,貝殼不再是完美純潔的象征,而是帶有諷刺和情色的比喻。長尾智子的挪用作品利用波提切利的構圖,以意大利市場上充斥的名牌重繪瞭畫作中的場景,所關註的是全球化視角下對商業主義的批判。
大衛 拉切貝爾《維納斯的重生》,2009年
安迪 沃霍爾《文藝復興的繪畫細節》,1984年
尹欣《仿波提切利的維納斯》,2008年
長尾智子(Tomoko Nagao)《維納斯的誕生》,2012年
參展作品的邊界也延展至藝術界之外,呈現瞭《維納斯的誕生》在大眾文化中的廣泛影響力。1993年Dolce & Gabbana春夏季的款式中曾出現以此為圖底的裙裝和套裝。2013年Lady Gaga推出單曲《Venus》時,這件裙裝甚至成為她演唱會中的演出服。
維納斯女裙,Dolce & Gabbana 春夏米蘭時裝秀,1993年
2013年10月Lady Gaga發佈單曲《Venus》時的演出服
這個場面,空曠的海灘,藍綠相間的海水,正在整理頭發的赤裸女孩,讓邦德憶起一些事情。他在腦海中搜尋。是的,從背後看去,她就是波提切利的維納斯。
伊安 弗萊明《諾博士》第八章,“二手餐飲設備收購優雅的維納斯”,112頁
1962年的第一部邦德電影中能夠看到波提切利《維納斯的誕生》的影子。在《諾博士》(Dr. No)中,身著比基尼的哈尼 萊德(Honey Ryder,由烏蘇拉 安德裡斯扮演)從海面上出現,手中拿著海螺殼,成為瞭邦女郎的經典。這個場景在40年後的邦德電影《擇日而亡》(Die Another Day)中被哈裡 貝瑞(Halle Berry)重新演繹,她在其中扮演特工金克斯 約翰遜(Jinx Johnson)。而1988年由烏瑪 瑟曼(Uma Thurman)主演的電影《終極天降》(The Adventures of Baron Munchausen)則還原瞭維納斯誕生這幅名作的創作過程以及歷史佈景。
她看上去簡直像波提切利的畫作《維納斯的誕生》……這個女人渾身赤裸站在他面前,頭發的顏色和長度都與波提切利筆下的維納斯相仿,但她看上去更美……
菲利普 胡賽 法默《貝殼上的維納斯》,第九章,44-42頁
在菲利普 胡賽 法默(Philip José Farmer,筆名Kilgore Trout)的科幻小說《貝殼上的維納斯》(Venus On the Half-Shell)中,西蒙 瓦格斯塔夫(Simon Wagstaff)和性感機器人搭檔“Chworktap”相遇的場景也同樣受到如是啟發。在裡普 克朗克(Rip Cronk)的新波普(Neo Pop)風格畫作《貝殼上的維納斯》(Venice on the Half-Shell)中,藝術傢讓波提切利的女主角穿上短背心、熱褲和護腿,在威尼斯海灘人行道上溜冰。
菲利普 胡賽 法默的科幻小說《貝殼上的維納斯》封面
裡普 克朗克的作品《貝殼上的維納斯》
波提中古設備收購切利再想象(Botticelli Reimagined)
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 | 3月5日-7月3日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